浅谈城市广场雕塑的设计

来源:guanhuart.com 2024-01-02 19:43:47

摘要:雕塑是公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城市广场雕塑设计的艺术品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它的规划和创建, 必须与历史、地理、环境、时代相互协调。


关键词:广场;公共艺术;雕塑;艺术品位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 城市规划设计艺术品位的不断提高, 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艺术的设计也就提升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包括一些小市镇、小城镇都建起了许多绿化广场, 在这些大型的环境空间中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各种公共艺术设施。这里所指的公共艺术设施广义地说包括喷泉、碑刻、树石造型、墙面壁画和雕塑。雕塑艺术作品的配置在环境艺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件雕塑作品在城市环境中的出现, 不仅仅单纯地表现出一座城市市容景观的审美质量, 且在提高人们的思想情操方面, 于潜移默化中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广场雕塑的共性与个性作用。雕塑一旦出现,就成了这一具体环境中的视觉中心, 也就是说广场雕塑对于人这一受体具有强制性。那些拼凑、堆砌的不成功雕塑, 不仅美化不了环境, 还妨碍整体美感。所以在建设广场雕塑时必须考虑和其他环境艺术品的协调性、一致性。


1 城市广场雕塑的共性与个性


城市广场雕塑
雕塑的特有词汇是体量感, 它不是指雕塑本身尺寸大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 雕塑尺寸的大小固然至关重要, 但若没有充分的演绎雕塑本身的基本语言, 尺寸再大也无济于事。为迎合现代人的心态, 雕塑以较单纯、简洁的空间定位为好, 这样有利于开辟人群活动的空间, 使其不会阻碍交通与挡住视线。例如, 我国四川的乐山大佛、深圳的拓荒牛、甘肃的黄河母亲以及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都以充分的体量感著称。有了体量感才谈得上建筑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这是广场雕塑的基本要素。相反,近来长沙出现的“浏阳河” 尺寸很大, 但造型单薄、轻飘, 毫无体量感, 又不具备广场雕塑必应做到的各个方位的观赏效果, 流于公式化、概念化的表现,缺少现代雕塑语言, 它的象征意义也只限于肤浅的搬用而已。这种工艺雕塑, 若把它缩小尺寸放置在一幽静处, 作为园林雕塑或许是可以的。


环境雕塑的个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作为公共艺术, 雕塑家的个性应置于公共性之中。纵观近年我国出现的众多广场雕塑, 都成了卡拉OK式的流行样式。广场雕塑要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化劳动, 同时尊重社会的公共需求, 不应象服装一样追求流行款式———这只能是迎合一方的短效、近视行为, 曲解了公共性, 更不能用包装、广告、炒作等异化艺术,丢弃其“言志” 的真谛。


因此, 一件独具特色的雕塑置入广场上应能起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只有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的雕塑,才能起到美化、净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才能提高广场文化品位, 创造一个出色的广场空间。


2 城市广场雕塑的类型和构思


2.1纪念性雕塑


这类雕塑通常是把与本城市有密切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为创作对象。作为历史的印记, 纪念性雕塑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再现历史巨人、缅怀先烈、树立人生楷模、烁古倾今等诸多方面, 能发挥别的艺术形式无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在整个审美过程中能加深人们对这一城市的了解, 使人们对这一广场这一城市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如唐山的李大钊像;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向警予纪念馆广场的向警予像等都是纪念性雕塑的佳作。建立纪念性雕塑一定要与该地域的历史紧密相连, 要有历史感。与周边环境的氛围合拍, 切忌贪大求多, 应根据环境因素精心设计应尺寸、材质, 艺术地再现所要树立的形象,做到相得益彰, 恰到好处。当然, 这类雕塑并不是一种写实模式, 它以不违反生活本质为前提, 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2主题性雕塑


佛像厂家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与本城市有关的传说、神话、典故、文学作品、民间故事, 经过概括提炼择其有某种意识指向性的, 能激发人们的自豪感、荣誉感, 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示, 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的某种主题而创作的。一件主题雕塑是一个广场的视觉中心, 它必须是统领整个环境的“环境艺术” 主体, 必须强调它的造型与环境的特殊关系, 给人以联想而不是“讲故事”。这就是它不同于这种题材的园林雕塑之处。如甘肃的“马踏飞燕”, 洛阳的“牡丹仙子” 等。还有一类是为反映一个时代、一种意念和一个广场的主题而创作一种象征性、寓意性造型, 这类雕塑特别强调形式感,艺术家有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奔驰的余地, 造型可以是写实的, 也可以是大写意的、变形的, 如北京农展馆广场的两组群雕;福建龙岩文化广场的“生命之树” 等。主题性雕塑以抽象的造型给人们以一目了然的感受指向, 是一种理念的物化, 它表面上可能只是一些几何形体的组合, 但能使人获得刹时的立意感觉, 并诱发出更广阔更深远的联想, 这种造型能丰富该件雕塑“讲述” 的中心思想, 给人以心领神会的审美享受。这种雕塑具有统领整个广场的向心作用, 如大连的“五月的风”, 一个大红的螺旋形犹如一股旋风把整个广场抱成一团。


2.3纯环境视觉感受造型


该种雕塑不必顾及思想意识或任何功能主题,它的存在价值完全是为了环境视觉的需要。有的给人一种在特定环境里所缺少的体量感和在平淡环境中所亟需的一种形体感, 在感受一个体块或面的变化转折中, 在线的曲直变化或一种外轮廓与环境的组合中获取美感;有的在灰暗的建筑群中设置一个形体色块使之醒目让人振奋;有的在过于强烈的色彩群中设置一种表体或色块, 起到调和作用;有的以一个横向设备打破高层建筑林立的枯燥、重复的直线, 或以一件垂直造型镇住背景中杂乱无章的横线干扰。这种类型的抽象造型, 不能归纳为抽象“雕塑”, 表面看来可能是很简单的一个几何形体,但做它并不是易事, 要慎之又慎。它要求作者对环境有独特的感受, 能满足环境视觉的需要。


2.4装饰性雕塑


多为广场上散点式布局的一些中小型雕塑。作为主体雕塑的补充, 装饰性雕塑给人以美感, 有的甚至具有实用性。它的特点是贴近生活, 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它大多并不直接影响整个广场的第一视觉感觉, 但它的确关系到整个广场的品位, 是整个环境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2.5浮雕的设计


<a href=https://www.guanhuart.com/edu/e/tags/?tagname=密宗佛像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密宗佛像</a>
作为主体雕塑的附属部分, 浮雕分为主题演绎和纯装饰两种类型。单独的主题性创作浮雕, 可采用专门的浮雕墙形式, 也可雕在石块、石壁或广场周边的建筑物墙面上。值得注意的是, 浮雕是供人们细细观赏和品评的, 切忌空泛无物。而且, 浮雕是靠光影效果来展示它自己的形体感、层次感和体量感的, 所以选用什么材料和朝向特别重要。带花纹、斑点的石材, 可能会干扰形体视觉形状, 而正面的阳光会使雕塑平淡无层次, 正侧的光照所产生的投影又会扰乱形体的视觉效果。


2.6广场雕塑的审美预见性


目前, 设计界流行一种雕塑公众化观点, 认为设计是为了体现大众的兴趣和审美水平的, 不应表现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个性, 居民“想要什么雕塑,想做成什么样, 就做成什么样”。对此, 笔者不敢苟同。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我们不应浅薄、片面的来理解它, 毕竟艺术高于生活, 艺术应有预见性和导向性, 要把握时代的方向。艺术有责任引导群众的审美观念向更高的层面发展。艺术是感应时代脉搏而生存、发展的, 一个优秀的雕塑家总是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 为作品注入时代气息, 更好的演绎生活。有一些作品可能当时并不被人们所理解、接受,但最终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众所周知, 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巴尔扎克””, 当时并不为人所接受, 受到了许多指责,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却成为雕塑作品的典型。


参考文献:

[ 1] 白佐民.城市雕塑的类型、题材及构思[ J] .美术, 1982,
[ 2] 宫建燕.雕塑的城市化[ J] .雕塑, 2000,(3):18.
[ 3] 白佐民, 艾鸿镇.城市雕塑设计[ 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上一篇:公共艺术中的雕塑认知
下一篇: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
你可能还想了解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