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中有个独特的核心概念,即意境。无论是舞蹈、绘画、歌曲,还是设计、装潢与工艺品等等,都不能脱离意境谈设计、谈感受与效果。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王国在《人间词话》中也有所描述“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
香炉其本来的功能有熏衣、熏被、熏屋以及佛教用香。其实,对于达官贵族,文人士大夫们而言,他们更加注重香炉的造型美,借助香烟袅袅溢出,借助燃香之时的味与静来烘托一种情境氛围,以达到身心俱静,超凡脱俗的效果,人们可以在特定的意境中远离纷争的世俗,获得一时的解脱。对于这方面的考量,在古代典型香炉的设计中即可看出。如:汉代的典型香炉——博山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它博山形的器盖,在出土的博山炉中我们可以看出博山炉的演变过程:早期的博山率炉盖为圆豆形而到后期逐渐高耸呈山形,炉盖分为上下俩层,上层铸重叠的山峦,路附上镂刻飞翔的神兽,如虎、龙。朱雀等;盖顶凸起装饰部分由单一鸟形、圈形逐渐变为山形顶;炉柄为双手叉腰的羽人形象,或为半蹲的人物造型。
到了西汉晚期,出于实用的考虑,一部分博山炉炉座下还设计了承盘,用以盛水辅助熏香,同时可以承接炉灰避免环境污染,这是中国最早的“绿色设计”的典范。这种形态的变化,正与中国人燃香时想营造的意境息息相关,在古人的心中,山代表安定、生长、养物,人们认为山上居住着各种神灵,因此逐渐产生了人们对于山的敬仰与崇拜。为了给使用者营造流云四绕、神人居住、海中仙山的仙境美,博山炉炉盖的设计多为高耸的山形,层峦叠嶂,有些还有飞禽走兽穿梭其间,其出烟镂孔往往依山势而镂,有一些还将镂孔隐藏于山峦之间,若影若现。当香料在香炉腹部燃烧时,山峰被淡淡地香烟所笼罩,美不胜收。
而现代的香炉设计,有很多灵感其实也正源之于对古代香炉设计的沿用,保持着古代古香古色的风格特征,融入了中国风的审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