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设计中意象元素的分析

来源:guanhuart.com 2024-01-02 19:43:47

摘要: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它体现了城市的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内涵,是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文章引入认知地图的概念,分别讨论广场中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5个意象元素的设计情况,探索了大型城市广场设计的思路和途径,并给予其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广场;广场设计;认知地图;意象元素


城市广场设计
《希腊游记》的作者,古希腊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保萨尼亚曾经说过,“没有大型公共建筑和广场的城市不配称作城市”。城市广场,作为公共空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中不可替代的标志性区域,是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常被誉为城市生活的“起居室”和“客厅”。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如今,城市广场成为各个大小城市的宠儿。然而纵观近些年来我国新建的大部分城市广场就不难发现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特色。因此,建设具有可识别性的城市广场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广场的可识别性是指在布局形态与空间环境方面具有与其它广场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部特征,这种特征能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所认知和感受产生区别于其它广场的印象。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写道:人的活动以及有机会亲身体验人间万象乃是日常生活的最诱人之处。无论在什么地方,人们最感兴趣的都是在建筑与各类空间中所发生的各种形式的人的活动,而不是容纳这些活动的建筑和空间本身[1]。这段话道出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才是城市的真正魅力,这些活动往往是在城市广场中开展的,这也成为城市广场可识别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识别性的创造要求设计师对城市广场的主题、功能、地形以及在城市空间环境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的分析,在体现地域特点、继承历史文脉、挖掘人文内涵等方面反复推敲、不断升华,使城市广场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本文中为了对城市广场可识别性的营造方法做具体的研究,特别引入认知地图的概念。


1认知地图


1.1认知地图的基本概念


人之所以能够识别和理解城市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产生某些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image),具体空间环境的意向称“认知地图”(cog-nitivemap)。认知地图是“头脑中的环境”,因此可称为“心理地图”、“环境意象”(environmentalim-age)[2]。美国城市规划师林奇(KevinLynch)是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的最早使用者,他在著作《城市的意向》一书中利用认知地图对城市景观进行了分析,其理论和方法很快被广泛应用。


1.2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林奇把认知地图归纳为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分别是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其中节点和地标是有效的点,路径和边界具有线性属性,而区域是面。路径是为人提供整体结构概念的连续要素,在大多数城市或大型城市建筑景观中,路网构成了空间的骨架,其它环境要素一般沿路径布置。人们在城市中活动,也都是沿道路达到目的地,而且往往一边沿路径运动一边观察环境。因而在人们的认知地图中,道路往往占主导地位,形成了认知地图的框架。标志是在环境中,具有空间唯一性、强烈视觉诱目,能明显区别于周边环境的物体,给人深刻记忆的定向参照物,由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于这种定向参照物的选择也不同。节点是路线的交点或环境景观中让人可以自觉停留的地方,也可能是改变交通方式的点,是游人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区域是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和周围环境景观相比,此范围在景观上具有同质性,对于环境使用者而言,该环境也应具有易识别的整体性。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可见边界;有的并无明确可见的边界,仅借助于核心及周围要素的向心性或放射性布局,形成区域的整体感。边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实体在相互邻接时,产生相互作用的一个特定区域,边界具有方向上的延伸性并且可以完成空间、质感的转换,也是人们易形成认知的元素。两实体的各种因素,对立的、相干的,在边界域中相互作用、干扰、整合、妥协,是对立矛盾冲突与调和之焦点所在。


2认知地图的基本元素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具体操作

 

认知地图的研究较多在城市中使用,而对于中等尺度的区域场所则利用较少。但是,在我们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对中小尺度的环境却更为熟悉。城市广场相对于其他中等尺度的区域景观而言,使用者人数较多,使用规律简单,使用率高。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每年都需要迎接各国各地的来访者,广场的环境景观如同城市的脸面,通过对城市广场认知地图的研究,了解广场环境景观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指导城市广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1广场交通路径设计


城市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主要内容有两方面: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


城市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等等多种交通形式。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设置充足的停车位,以满足大量的停车需求。


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广场内的路径设计原则包括:1)人流动线设计以直线为主。在直线的人流动线中,串联几处开敞的景观节点,以减少游人的疲劳感,增加游览乐趣。2)为了有效拉动次级通道的行人流量,可将座椅、商铺或部分次级景观等分布在次级通道上,以拉升次级通道的人流量,提高设施总体利用率,同时也可为高峰时的主干道分流。3)路径尽量采用围绕中心的双环回型结构布置,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广场的通透感,最大化地增加游人视线所及的空间范围,提高顾客的到达率。沿中心设置较为宽敞的区域,即可有效地疏导人流,又可供游客作短暂的休息。


2.2广场标志性小品设计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广场中最能体现标志功能的是其中的各景观小品,成功的景观小品不仅在广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使其成为人们区别于其它广场建筑的参照物,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点缀,环境小品虽然大多体量比较小,但如能匠心独用,也能起点睛的作用[3]。


吴良镛在“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主旨报告”中提出:将全球影响和地域文化的弘扬和创造之间构成和谐的关系,可以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新的地理起点,迎接21世纪中华文化的人文复兴[4]。要向这个富有挑战意义的目标迈进,就必须明确在环境广场小品设计中所应采取的地域性创作原则,利用小品起到再现作用,再现是指通过环境小品的设计和设置,对某些具有特殊自然环境或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段予以恢复重建,以再现当地的地域传统风貌特色[5]。体现地域性的环境小品基本需遵从以下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人文历史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有其它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并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在广场的标志性小品设计中,为了使小品发挥最大的功能应考虑到以下的几下方面:1)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设计小品的形式,做到小品设计风格与广场活动内容及整体氛围相统一。2)不能忽视标志小品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设计文化广场。3)注意小品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小品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系起来,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4)注重小品设计与其它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5)环境小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必须在不断创新中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因此在考虑尊重观赏者审美心理的同时一定要遵从创新原则。


2.3广场节点设计


作为主要城市节点的广场自身也包涵节点是城市空,序列的高潮所在。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找出这些节点,并搞好这些节点的城市设计,对于树立城市的独特形象,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广场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些城市节点的核心部分大都是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开放空间。良好的景观节点应该提供明确方向感的醒目标识物,一方面可以让人在环境中明确自己的方位,确认周围的环境在自己的可控制范围之内,培养情感归属;另一方面,当人们对该环境记忆熟悉之后,会以此景观节点为原点,通过路网构建新的坐标系,以达到对其他环境的认知,在这种过程中,也更强调了此节点的环境景观价值。


2.4广场区域空间设计


过大的广场区域空间势必会产生一系列负而影响:如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浪费不利于城市其他项目的建设,使广场产生空旷的感觉,使人失去方向感和归属感,不具亲和力和围合感等等[6]。另一方面,广场的规模趋大,区域划分不明显,空间变化不够丰富,除了周边建筑的界面限定围合外,没有二次的区域划分,导致广场很难有宜人的尺度[7]。而过于狭小的区域空间则不便于人们开展活动,容易形成死角空间,造成空间的浪费。


适宜、有效的围合可以较好地塑造广场空间形体,使人产生向心、聚合的心理感受,从而创造安定的环境。围合广场空间的要素很多,可以是建筑物,也可以是树木、地面、柱廊等。以建筑物为垂直界面围合的空间是最普遍的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高度、质感及开口等对广场空间的氛围有很大影响,高度越高,质感坚硬,开口越小,空间的封闭感越强;反之,空间的封闭感较弱。一旦建筑过于强调独创、个性和自身的完整,将意味着肢解了空间的整体性。


广场在区域空间构成上应具备下列4个条件:1)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形成广场“图形”;3)铺装面直到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4)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广场的宽和高有良好的比例。


2.5广场边界设计


从广场设计的层面上讲,边界表现为一种模糊界面,它具有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它既是分割两个不同区域的边界,又是使两者交流的联结体。边界设计原则最重要的是它的相容性与渗透性、开放性与可达性,从而营造出连续的整体空间,并使其相互延续、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方便人们的进入和使用。


广场中经常采用“柔性边界”的处理方法,把相邻地块的交接处开辟为公共绿地或休闲场地,并相互延伸与渗透,广场四周的绿化起到软化边缘的作用,使得广场与周围的区域之间存在一个富于柔性的自然过度,形成空间上交融和渗透的和缓的过度区。同时设置宜人的活动区,把消极空间转变为积极空间,从而解决两者之间的干扰与矛盾。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
有一些广场则将地面抬高或降低来限定空间,如纽约洛可非勒中心广场,通过将广场标高降低,取得了同竖起墙壁同样的围合效果。但是这种手法如果处理不好,则会使广场变成一个死空间。所以,运用这种手法时,关键是将城市空间合理、巧妙的引人广场,使人们可以十分轻松,自然的进人下沉广场空间上也是流通的,否则广场则会变得死气沉沉。而抬高地面的手法多用在为纪念性建筑营造气氛但在室外公共空间地面不宜过高,否则会阻碍空间的流动。在分析那些堪称经典的广场时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特点无论其广场形状如何,他们都有较为明确的界线,空间围合感较强,尺度宜人,对广场边界处理得十分丰富、合理。


正如克里斯托夫·亚历大在《模式语言》一书中所说“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生气。”空间中的边界处理得好,空间则会富有活力,就会对空间中的活动开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则会扼杀空间中的活动。总之,对空间边界的处理一条原则是既要有明确的边界限定又要使空间之间能够自然、流畅的过渡,边界不要过于生硬以至阻碍与外界的联系。要特别注意它的效应性,尽可能沿长边界,最大限度的利用边界的积极因素。


3结语


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城市整体设计的重要性。所以在设计城市广场的时候应考虑到城市广场诸多方面的要素,尽量加以修饰创造,避免风格趋同。认真地把握规划的要求,全面分析广场所处的环境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将我们的城市广场规划成为真正的为市民服务的广场。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7
[2]王文友.空间·文化·个性·情趣———关于高等学校校园环境的思考[J].规划师,2000,(2):36~39
[3]宋丽华.雕塑、建筑小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2,(3):44~49
[4]吴良镛.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主旨报告
[5]赵刚.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J].华中建筑,2001,(2).19
[6]陈海鹏,王肃元.谈城市广场的审美形态[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1):17~19
[7]汤桦.浅谈现代城市广场[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3):47~51
上一篇:不发出来对不起大家,家居摆件这么选,瞬间提高格调
下一篇: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浅析
你可能还想了解
返回顶部小火箭